百年岁月,石火电光

很小的时候,一个小时的体感时间好像要抵上现在的大半天
听说人在跳楼的时候,实际上几秒下坠数十米的实际中,他们的体感时间甚至超过十秒

这不能用常理解释
无论什么时候,年龄或大或小,境遇是安稳还是危机,我们都能大致掐稳秒数,但最终的体感时间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异
有前人提出的“钟摆假说”:人的身高越高,他所经历的体感时间越快,就像钟摆的重锤在1秒内走得长且快,靠近顶端的位置就走得慢且短
我们来做一个调查:
一,你有没有觉得现在的体感时间较儿时快

  • 明显快了
  • 有些加快
  • 基本没有变化
  • 有些减慢
  • 明显减慢

0 投票者

二,你的身高区间是多少

  • 1.00-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0 投票者

三,你对目前体感时间的感受

  • 每时每刻都在飞逝
  • 速度中等较为正常
  • 时间漫长无法等待

0 投票者

四,你认为体感时间随其他因素有无变化

  • 随心情改变
  • 随正在做的事改变
  • 随机改变
  • 其它

0 投票者

如果不介意的话,请各位把投票的选项留言发在评论区方便探究,也可以私信给我,万谢!
(点击头像→点击消息就可以发送私信)

(接下来的文章将在研究结果分析完成后继续撰写,感谢各位的支持)

:face_with_monocle: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应该是和专注度、心率有关的。
不过现在地球自转加快,一天更短了倒是真的。
我现在读秒比以前更长,但计算小时要更短。
书法人表示没有慢不下来的时候。。。

1個讚

看来对事物的投入程度占较大比重
那么跳楼的人觉得时间慢是因为他们全神贯注于下坠的过程,和专心于书法一样减慢了主观时间
据我的主观臆测,体感时间会对客观时间产生折射和影响,非常主观的臆测
要检测这个的真伪我要请一个志愿者从数十米高空跳下并且不放置缓冲垫以避免他精神放松,同时让一个等重模型等高下落,志愿者和模型的下落姿势也要尽可能相同,为此要定制两个液压投掷器以精确投掷志愿者和模型,还要预备医药费/丧葬费,再请一个律师
然后比较志愿者和模型的下落速度,看谁先触地,为了多次实验还要让他俩多跳几次

1個讚

但体感折射现实的另一种可能就是文学作品里对“时停”的定义:我在我的时停里做了多少事只有在结束的一刻才会显现,外人看起来就是一个瞬间的事,
坠楼的人造成的时间减速只对他的视角生效,在他的时间限流结束之前我看不到结果,而人在坠楼的时候就算真的触发时间限流他也无法在减速的时间做出什么事,顶多挣扎几下,外人还是看不出分别
这又要怎么验证呢?

1個讚

蹦极不就是个好点么
去找初次蹦极的人,或者自己去跳
顺便提一句,主观的时间减速是思维加速的体现,不代表人真的能比同等形状重量的水气球落得慢。
这是个参考系问题,这种朴素的方法是证不了的

1個讚

顺带一提,物理学上发现的时间的影响因素是:
质量越大,时间越快
离质量中心距离越远,时间越趋于正常(相对越慢)
这是验证过的,用飞机载着原子钟绕着地球飞了几圈,两个完全相同的原子钟出现了不可忽略的时差。
或许长胖才是时间变快的罪魁祸首吧(
长高会让脑袋比脚快(
倒立会让大脑加速衰老(
(因为与空间一起受引力控制,其公式可大致省略为k(常数)Mm/r^2)

1個讚

个人观点,时间流速并没有改变,是思维的速度改变,如果思考的速度能超越时间,说不定就能创造出“时停”,但仅仅只有思维时停,在思考的时速度比时间快,造成在几乎不计的流速里思考,身体机能不能超过时间的话,也就只能在“时停”的领域里思考
“度日如年”就是将思考的专注力提升而导致思维不断运动,感官就像是过了很久,但只不过眨眼间而已,只是在较短时间内思考了很多事情所产生对时间的感官错误

1個讚

太真实了,在学校感觉度日如年

1個讚

但在家上网课却觉得时间过得好快

1個讚

所以说,思维越快,时间越慢,思维越慢,时间越快,那么同是一位活到八十载的人,他们活着的时间是否相同,时间上来说一样,但思维活的更长,那应该选择哪种来判断
如果思维思考速度超越光速,是否可以“永生”,即使那没有任何意义

1個讚

以前起的晚还不熬夜,一天算短
现在辛苦早起贪黑感觉一天长了正常

这个干扰因素很难排除(捂脸)

手机就是时间加速器(暴论)
回忆是主观的,所以过去不一定是真实的,加上你童年时期跟读书的时候和工作的时候环境因素完全不一样,我觉得不好对照。
一句话说白就是你能记得起来的童年都是没有手机的时光,所以就会觉得无聊,无聊就觉得时间长了。

1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