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zxxh]2025.8.21随笔

2025.8.21

大部分基于互联网的关系,其实并不真实,和现实的朋友不同,在网络(或者说虚拟世界)中,我们追求的大多是一种和谐,一种认同,而非某一个或一些具体的人

说得再明白些,即使作为某个圈子的成员,即使做到了非常完美的融入圈子内,能被记住,或者作为令人印象深刻的人被在意,仍然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大多数人只会记住一个大概的氛围,但是偶尔一个两个消失的人,并不会被在意,当然这也反证了地球少了谁都是照样转的道理

所以别太把互联网看作归宿,那里不是家,所谓的朋友也不一定是真朋友,或许你我并不在意彼此,结识多简单,遗忘也就越廉价。互联网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得太近,以至于我们或许已经忘了“朋友”一词的意义。

4個讚

结识得简单,也不一定容易遗忘……吧IMG_6606

线上交流对大部分人来说,应该都是从线下转过来的占的比重比较多:比如和周围的人加了线上的联系方式

但总有宅宅的社交能力很差很差呀,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线上的好友转到线下发展都是有可能的

在因特网聊天很大很大的优点、同时也是最大最大的问题,就是在无实照的情况下,基本只能透过文字和图片(表情包、头像等)来和对方交流。
这样的好处呢,就是打破了将人际沟通简单划分为“三分看内容,七分看情绪”的规则,本来完全不擅长通过内容以外的方式表达自己情绪的人,也可以更顺利地只依靠自己所想来与人沟通。
当然,这种方式的问题也很大啦:既然内容原本只占三分,平白无故多出来的那一部分很容易被人为制造成伪物;因为通常看不见对方的表情、听不见语气,所以也会想当然的脑补出只符合自己意志的错误的对方的情绪。

归根到底,因特网与现实之间的关系是彻底割裂还是千丝万缕藕断丝连;“不要逃避”是来自更强者的傲慢还是应该作为大家面对各种困难的强心剂——这些都需要时间来检验,都需要每个不同的人的不同的分辨。
仅仅在上世纪才出现并大规模普及的因特网真的能让其在短短时间内产生的无数原本生活在线下的新受众和新用户反过来对其环境进行向更好方向的进一步改变吗?

输了这么多字,有点不知所云。总之无论如何,都希望大家都能有美好的每一天吧:star:

3個讚

去洗了个脸然后又想到了一些

其实“地球少了谁都照样转”这种论调无论用来说明什么都是不太严谨的:地球自己要转是受物理规则约束,与任何人都无关。
而一个社会或圈子的氛围与环境,都是由组成它的人与人决定、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决定;即使人们追求的只是氛围与环境,但其本源是人的事实是不变的:比如我要追求宇宙中的地球,只有这一概念而没有组成它的各种物质是不行的;我追求资本,没有各种要素是不行的;我追求结果,没有过程是不行的。

3個讚

只是一个比喻,本源是人,但是不是固定的人,而是一类人,所以个体的特殊性大概被无限缩小甚至消失了

2個讚

审题,第一句话就说了是基于互联网的关系,如果有稳定的线下关系,以上论调也就不适用了

2個讚

互联网究其根本也就是信息媒介,人们要适应的不是互联网本身,而是大信息高速输出
这就考验人对于这样环境的适应能力了,如果不能认清互联网的本质,或许在处理关系这方面会很煎熬吧

2個讚